yixinghcc

紫砂壶你不知道的内幕还多着呢?

yixinghcc 紫砂知识 2019-02-24 710浏览 0

最近发了很多紫砂相关的论点和知识,我做了整理,方便大家查阅。

合模线


壶嘴下面深浅不一的痕迹


合模线



这是很多模具朱泥壶经常出现的情况。在用模具制作身筒的时候,由于模具是三片式(大部分圆壶)的,会在模具接缝处留下哈夫(half)线。通常在了(liao)坯(精修茶壶表面)会把哈夫线修掉。但由于朱泥壶缩比太大,即使生坯清理干净了,在烧制之后哈夫线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出现。但这时候烧制已经完成了,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用抛光机对哈夫线进行抛光,然后再次烧制。又由于朱泥壶的哈夫线通常比较厚,要完全抛光干净,会把表面的肌理完全抛掉,所以也就出现了图上遇到的情况。

紫砂壶的收藏


2018年江苏信和春拍

目前常见的百万、千万级紫砂藏品成交,最多的还是陈鸣远、顾景舟的作品。且不说陈鸣远,顾老的作品与其他大师的价格为何差异这么大,热度如此之高,其原因还是顾老的作品极少、且每一件作品都承载了丰富的内容和背后的故事。比如2017年12月17日在丁蜀镇紫砂宾馆拍出1600万的提璧壶,是国徽设计者高庄教授与顾老共同设计、由顾老调整制作的。据了解,目前顾老的此款作品共3把存世。以及2017年9月在新加坡拍出1600万的鹧鸪提梁,为83年顾老在上海陪妻子治疗癌症时期,寄宿于淮海中学时,天气寒冷,又听窗外传来鹧鸪叫声(鹧鸪叫素有哀伤之意),悲从中来,创作了鹧鸪提梁,共制2把。以上提到的茶壶本身具备的内涵,是现在很多大师、研高们所不具备的。所以,现在花60万买的壶,在多年后怕是很难站到这个高度。

宜兴紫砂壶的名气

为什么宜兴紫砂陶名声最大,其实浙江、安徽也有紫砂泥,但是只有宜兴在做紫砂壶?

宜兴素来有教授之乡的叫法,文化人多。古代做壶的叫工人,刻字的叫先生,烧窑的叫师傅。古代文人器做的好,刻字雕花也讲究,所以才让紫砂壶具备的“文人必玩”的一个属性。正因这个很好的装逼属性,才让紫砂名满中华。但究其原因,则是宜兴落榜的书生太多,其中不乏写一手好帖,画一手好丹青者。但所谓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现在这个产业链的关系反而倒了过来。

紫砂壶的烧制





目前,市面上的紫砂壶,大部分经历了三次烧制。第一次烧制,是低温烧泥料(主要是朱泥)。烧制过的泥料和未烧过的泥料进行拼配之后再用来做壶,这样拼配后的泥料用来做壶,生胚在烧制的时候收缩率小,并且收缩会相对均匀,不易发生变形。第二次烧制,是把壶做好之后进窑低温烧一次,然后开窑取出,修整壶口和盖墙,使壶的口盖更加平整严密。第三次烧制,就是高温烧,依泥料不同,一般窑温在1050度至1280度之间。也有的壶在第三次烧完之后,发现砂料呈色不理想,黯淡无光,没关系,再进窑烧一次,说不定就能脱胎换骨。

紫砂泥料的“试片“



用来做紫砂壶的泥料,一般不是像很多卖家吹嘘的那样,什么家藏三十年XXX的,基本都是向泥料商买来的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如何判定买来的这款泥料好不好?还有,每种泥料最适宜的烧成温度都不一样,总得找个办法,了解一下这个泥料在某号(号是温度单位)温度下烧成后的色泽和质感吧? 试验一种泥料的烧成效果,行话叫“试片”。就是把泥料做成圆形的泥片(直径10公分以内、厚度几毫米),在烧壶的时候,把这些泥片放到窑炉里一起烧。一款新买的泥料,肯定要经过试片以后,对泥料的吃温高低、收缩率等参数有数了以后再用来做壶。一位严谨的紫砂作者,对于烧成温度、烧成方法都是十分谨慎保守的,一般不会、不敢、也不想胡捣鼓、瞎创新。

养壶的习惯



很多人为了养壶把壶搞得脏兮兮的,就为了养“茶山”,这里的“茶山”就类似于老北京嘴对嘴用紫砂壶喝茶一般,可说是过去的一种“陋习”。大家可以设想一下,茶汤本身的物质是什么,蛋白质、氨基酸、咖啡因、多元酚类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质等,都是有机物。然后这些物质依附在一个容器中,长年累月受到水分、温度、霉菌、细菌的影响,会产生哪些东西。咱们不能毫无依据的把紫砂神话,“隔夜不馊”“隔月不馊”,这种论调和“老中医包治百病”是具备差不多的可信度的;日积月累的茶山有机物,降解之后产生的物质,往往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。传统的东西,咱们拿来用,就取其精髓去其糟粕,紫砂壶应当也要这样,壶内壶外都要保持洁净,也是我认为的新中式茶生活的原则之一。

本站声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

壶涂大侠【紫砂鉴定评估专家】

江苏宜兴人,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;
服务壶友15000+,链接制壶人5000+;可帮忙看壶,可帮忙挑壶、找人;

«    2024年5月    »
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